纺织资讯
|
6月棉价涨近4% 多重利好为行业发展注入动能6月来国内商业库存持续减少,供应端偏紧和下游存在刚性补库需求的支撑,叠加宏观利好刺激下,棉价小幅上涨。截至6月30日,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为13815元/吨,月内环比上涨4.1%;3128B级皮棉现货价格达15160元/吨,月涨幅3.97%。 供应端:国内收紧与国际变数并存 国内供应收紧:国内棉花供应端呈现出明显的收紧态势。数据显示,全国商业库存持续下降,截至2025年6月27日,棉花商业总库存降至287.99万吨。同时,进口量大幅减少,2025 年1 - 5月累计进口棉花44万吨,同比减少121万吨,减幅高达73.5%。2024/25年度我国棉花累计进口量仅92万吨,处于近七年来最低水平。这些数据表明,国内棉花市场可流通资源减少,供应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。 此外,从种植情况来看,虽然中国棉花协会发布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达到4482.3万亩且长势良好,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达4090万亩,同比增长3.3% 。但随着新疆地区气温不断升高,棉花生长进度加快,部分棉田虫害已显现。这对新棉产量预期产生了扰动,使得部分棉花企业持货观望心态加重,进一步影响了市场供应节奏。 国际供应变数:国际市场上,宏观面逐渐回暖,美元下跌,外围市场整体走高,对棉花价格形成一定支撑。但美国农业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,截至2025年6月22日当周,美国棉花优良率为47%,前一周为48%,上年同期为56% ,美棉生长进度偏慢,优良率偏低,天气因素对美棉产量的影响不确定性增加。此外,美国农业部即将公布棉花实播面积报告,市场高度关注这一数据对美棉供应预期的调整,其结果可能引发国际棉花市场的大幅波动。 需求端:国内疲软与国际复杂格局 国内需求不振:国内棉纱市场延续清淡局面,开机率缓慢下调。截至6月27日,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在71.2%,环比下降0.70%。终端需求不足导致棉纱累库率逐步升高,近期国内棉花和涤纶短纤价格大幅上涨,进一步加剧了纱厂的经营困境。即期纱棉价差降低至本年度以来最低水平,在订单不足、生产亏损压力下,部分中小企业限产或放高温假现象增多,这严重抑制了国内对棉花的需求。 国际需求复杂:尽管国际市场宏观面有所改善,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性依然对棉花需求产生复杂影响。一方面,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纺织业发展对棉花需求有一定支撑;另一方面,欧美等传统消费市场的需求复苏仍较为缓慢,且贸易保护主义的不确定性也影响着国际棉花贸易格局,使得国际棉花需求难以出现大幅增长。 后市展望 短期震荡为主 短期来看,棉花市场旧作供应偏紧的局面仍将持续,天气异动带来的支撑也将在一定时间内发挥作用。然而,现货价格持续上行面临较大压力,后续订单有限,当前补货意愿较弱,在棉纱累库率逐步升高的背景下,国内棉价继续上行的空间相对有限。预计 7 月棉价将呈现震荡运行态势,郑棉主力合约可能在一定区间内波动,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和宏观经济动态。 长期关注新棉与需求 长期而言,新棉产量情况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。若新棉产量如预期增加,将对市场供应形成较大压力。同时,终端需求的改善情况也至关重要。如果需求持续疲软,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加剧,棉价下行风险将加大。此外,宏观经济政策、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天气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棉花市场产生重大影响,相关企业和投资者需做好风险管理,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调整经营和投资策略。 |